陳妹的大女兒躺在白雲區婦幼重症監護室的保溫箱里,黝黑、瘦小,胸口凹陷,每一根肋骨清晰可見。
  她的鼻子、手腳上插滿管子。她還不會自己呼吸,只能靠管子里輸送的氧氣和營養液維持生命。
  約2公裡外,陳妹的小女兒則躺在省婦幼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內,遭受著比姐姐更多的痛苦。她那發育不全的肺一度破裂,7月8日上午的穿刺手術剛把她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她們在萬米高空的飛機上倉促墜地,提早2個多月來到這個世界。
  飛機為她們臨時改道,降落廣州,卻不知能否就此改變她們的命運。
  醫生說,她們尚未發育完全,比患白血病的孩子更脆弱,即便能維持生命,日後反反覆復的感染、各式各樣的併發症也會接踵而至。“她們面臨的生命難關還有很多。”
  7月2日,在國航C A 1877北京-湛江的航班上誕生的雙胞胎姐妹,現在13天大。
  南都對此事進行報道後,日前,多方尋訪找到這家人,還原了事情的全部經過。
  怎麼才能讓女兒活下去,陳妹並不知道。
  飛機上緊急尋醫
  7月2日,這是陳妹生平第一次坐飛機。前一天,她專門去北京一家民營醫院做了產檢。醫生說她各項狀況都很好,胎兒30周零4天,坐飛機完全沒問題。
  32歲的陳妹是一家小餐館的收銀員,和丈夫一起在北京生活了4年。本來想坐火車回湛江老家,但火車要轉車,而且路上超過24小時。她怕長時間顛簸對胎兒不好,一咬牙,花了一個月的工資買了機票。
  7月2日那天,飛機7時30分起飛,她坐在靠後部的30J座位,靠著走道。乘務員給她拿來被子、枕頭墊在背後,讓她能舒服些。
  一切來得那麼突然。9點左右,她開始不舒服。“腰酸,肚子一陣一陣地縮緊。”
  前一天剛做過檢查,陳妹篤定這隻是高度變化帶來的不適。她在機艙里走了兩個來回,去了三趟廁所,想讓這難挨的時間過得快些。
  令她緊張的是,最後一次見紅了。一位空姐安慰她說,自己懷孕時也有過這樣的狀況。
  9點30分,陳妹的腰酸已無法忍受,乘務組緊急廣播尋找醫生。
  10分鐘,雙胞胎誕生
  當過20年婦產科大夫的邱坤雲,沒想到自己居然在飛機上重操舊業。
  在北京學習的她原計劃7月3日才回湛江,後來提早了一天,就在飛機上遇到了手足無措的陳妹。
  沒有產床,沒有檢查設備,沒有胎心監測儀,她所擁有的只是飛機上的一個緊急醫葯箱。她摸摸陳妹的肚子,發現宮縮嚴重。
  空姐找來消過毒的毛毯、枕頭,鋪在頭等艙右側第一排的地板上,讓產婦躺下。邱坤雲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幫陳妹接生。
  只是她和陳妹都沒料到,孩子來得那樣倉促。
  5分鐘都不到,陳妹突然覺得孩子要出來了,腦中一片空白。
  空姐在兩邊拉著陳妹的手,她迷迷糊糊地聽到醫生喊著“剪刀”、“線”。“好像沒多久,第一個寶寶就生出來了。”
  這個過程在醫生邱坤雲看來是這樣發生的:她在檢查陳妹下體時,就已經看到了寶寶的屁股,胎位不正。她趕緊讓空姐從醫葯箱里拿出消毒手套,幫她接生。
  陳妹躺著,邱坤雲指導她用力,每個寶寶都不到5分鐘就生出來了。
  沒有更多的器具,邱坤雲只能利用飛機上醫葯箱里的基本器具,幫陳妹剪斷臍帶,處理傷口。
  飛機上另一位醫生乘客是神經內科的醫生劉洲,他在一邊幫忙護理寶寶。
  航班改道
  生孩子的時候,飛機沒有任何顛簸。
  為了讓陳妹母女三人及時送醫,航班早就決定臨時改道,降落廣州。
  白雲機場的工作人員也在地面準備好接應,飛機降落就把她們送去最近的醫院。
  然而,這一切都未能改變孩子的狀況。送到劉洲手裡的兩個寶寶都極其瘦小。有一個寶寶面色發黑,幾乎沒有呼吸,心跳微弱。
  劉洲趕緊給寶寶進行心肺複蘇,十幾分鐘後,小家伙哇地哭出聲了。劉洲用註射器給她吸出口腔中的痰和黏液。乘務組的人用飛機上的紅毛毯把寶寶包裹起來。
  多年的醫療經驗讓邱坤雲和劉洲心裡明白,這樣的孩子生存下來其實困難重重。
  擔心陳妹焦慮激發產後病癥,邱坤雲只能對她說,“你的寶寶都很健康。”
  靠機器維持生命
  7月4日,陳妹在萬米高空產下雙胞胎的新聞見諸報端。為此事驚嘆和慶幸的讀者或許沒想到,這對稚嫩的雙胞胎小姐妹如今仍然命懸一線。
  陳妹的大女兒目前正躺在白雲區婦幼保健院重症監護室內的保溫箱里。她出生時只有2斤8兩,瘦得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根肋骨。她的身上插著呼吸管和輸液管。
  醫生說,這個比其他寶寶早出生了差不多2個月的孩子,肺、大腦、心臟等所有重要臟器發育都還不成熟。她不會自己呼吸,不會自己吃奶,只能依靠呼吸機、插胃管、靜脈輸液等方式維持生命。
  約2公裡外,她的妹妹正躺在省婦幼新生兒科的重症監護室內。雖然出生時比雙胞胎姐姐重4兩,但因肺一度破裂,面臨著比姐姐更多的風險。
  7月2日,飛機落地廣州後,陳妹和孩子們被送到靠近機場的人和華僑醫院。由於醫療條件不夠,雙胞胎寶寶立即被轉至白雲區婦幼保健院。7月7日,小女兒因為氣胸被再次轉往省婦幼保健院治療。
  陳妹甚至沒有見過自己的大女兒,只看到醫生幫忙拍攝的照片。小女兒也只見了一面,那是在手術完畢後,醫生說孩子狀況不好,趕緊讓陳妹看了一眼。
  “她們的身體狀況甚至比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的孩子更脆弱。”白雲區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胡學文說,她們至少要住2個月的保溫箱,隨時對呼吸、心率、血氧等指標進行監控,隔三差五地輸血。即便目前維持住生命,由於抵抗力沒有發育完善,她們還面臨著反反覆復的感染和各種各樣的併發症。“未來她們面臨的生命難關還有很多。”
  讓孩子活下去
  十多天的治療,兩個孩子的醫葯費已達7萬多元,陳妹家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沒繳清。
  剛生完孩子時,陳妹體力尚好,甚至能夠自己起身。但在醫院聽說孩子的醫葯費可能需要30萬元時,她渾身沉重,幾乎沒有力氣站起來。
  7月4日陳妹就出院了,只住了2宿。
  醫生說她還需要在醫院多獃幾天,她不聽,執意辦完出院手續回到妹妹家住。她說,身體回家養就好了,不能把錢再花在自己身上。
  她現在住在東圃黃村弟弟租的出租屋內,媽媽和妹妹都來照顧她了,這間3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裡,住了5個人。她睡在裡屋的床上,媽媽、弟弟和兩個妹妹睡在客廳的沙發和地上。
  到昨日上午,兩個孩子的醫葯費已經達到7.2萬元。掏出了家庭所有的積蓄,又借了錢,陳妹還欠醫院1.6萬元。
  醫生說,光第一天入院,一個孩子就花了1萬塊錢。這樣的孩子生存成本高昂,醫葯費或許一共會達到30萬元。
  才十幾天,陳妹已經消瘦得完全看不出剛生過孩子。她吃不下,睡不著,整日淚眼婆娑,滿腦子都是孩子,以及還能找誰到借錢。
  她的丈夫在北京開三輪車為餐館送貨,月收入只有2000-3000元。但他說,砸鍋賣鐵也要救孩子。
  “可怎麼砸鍋賣鐵呢?我若有車有房,我都賣掉去換錢,但我們什麼都沒有。”怎樣才能讓女兒活下去,陳妹自己也不知道。
  採寫:南都記者 熊薇 黃雅熙 實習生 鄒夢凡 攝影:南都記者 馬強  (原標題:空降雙胞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sdzu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